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抗药性增强以及环保压力加大,传统化学防治手段的局限性愈发明显。生物制剂凭借“低毒、低残留、低抗性”的优势,正成为农业防治领域的新宠。
近日,作物保护巨头科迪华(Corteva)宣布推出其首款生物杀虫剂——Goltrevo™,这被业内视为生物制剂迈向主流市场的重要信号。
一场新的防治革命:从化学到生物+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害虫造成的作物损失高达20%~40%,经济损失超过700亿美元。玉米叶蝉便是其中的“头号杀手”,不仅吸食作物汁液,更是玉米矮化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可导致高达70%的产量损失。
科迪华推出的Goltrevo™,正是为解决这一顽疾而生。其核心成分源于一种名为球孢白僵菌203菌株的昆虫病原真菌。该菌株最初从棕榈象甲中分离,具备天然致病力,能够高效攻击玉米叶蝉、粉虱、蚜虫、椿象等吸汁害虫,同时对咀嚼式害虫如蠕虫、甲虫和毛虫也展现出防治潜力。
与化学杀虫剂相比,Goltrevo™的突出优势在于更高的靶向性和生态安全性。它可与合成农药科学配伍,帮助农民在减少化学品投入的同时,有效管理抗药性风险。此外,其长达24个月的保质期,成功解决了生物制剂在储运环节的核心痛点,为大规模商业化扫清了障碍。
该产品在获得监管批准后,预计将于2027年率先在拉美市场上市,适用范围覆盖玉米、大豆、甘蔗、牧草、水果和蔬菜等主要作物。
冲向200亿美元:主流战场
生物防治已彻底告别“实验室里的未来”这一标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商业化。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unham-Trimmer于2023年发布的《农业生物制剂市场展望》报告预测,到2027年,全球农业生物制剂市场规模将冲击196亿美元的高点。
目前,生物刺激剂在销售额上仍占据主导,但生物防治产品展现了更强劲的增长势头,南美和亚太地区是增长的核心引擎。随着全球监管体系的逐步完善,生物制剂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市场认可。面对这一趋势,拜耳、先正达、UPL、富美实等传统农化巨头,纷纷通过并购与合作,在这一新赛道上下注。
“生物制剂不只是化学品的替代品,而是农业防治的升级方案。”—业内专家评论。
生物+化学如何实现1+1>2
科迪华的Goltrevo™完美体现了“生物+化学”的融合策略:即用生物制剂在前端削减害虫群体基数,再适时辅以化学药剂进行精准巩固。这套“组合拳”不仅能有效减少农残,更是延缓抗药性产生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高产玉米管理中,生物制剂的价值正从“辅助”转向“核心”。威斯康星大学的弗雷德·贝洛教授在近期的一场田间示范活动中指出:“当肥料、密度、灌溉等主要管理因素均已优化后,生物制剂往往能提供决定性的额外增益。”
他总结了生物制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四大价值:缓解环境胁迫:提升抗旱、抗热、抗盐碱能力;提升养分利用率:激活土壤微生物群,促进根系吸收;加速残留物分解:促进秸秆腐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减轻病虫压力:通过多重机制抑制病原菌与害虫。
全球生物防治势力图
当前,农业生物制剂的竞争版图日益清晰,产品线主要划分为三大阵营:微生物制剂:如木霉菌、噬菌体、伯克霍尔德氏菌;植物源制剂:提取自天然植物的有效成分,如百里香油、BLAD蛋白;生物化学制剂:包括壳聚糖、柠檬酸等天然化合物。
除了大型农化企业,像Koppert、BioFirst、Rovenza Next等一批中型公司正快速崛起,以其专注度和创新灵活性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过去那种“复制产品、概念炒作”的粗放阶段正在终结,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焦点集中在靶标创新、载体优化和精准释放技术上。
生物除草剂是生物制剂领域中最小的子领域之一。BindBridge:一家利用“分子胶”技术(一种能精准连接蛋白质,从而调控其功能的小分子)来发现新型杂草防控分子的新锐公司。MOA Technology:从牛津大学孵化而来,拥有专有的高通量发现平台,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识别新的作用机制。
私募股权闻到了“生物味”
尽管融资环境紧张,农业生物技术仍是资本追逐的焦点。Paine Schwartz、TPG Rise、Renaissance Group、Astanor Ventures等全球投资机构纷纷进入该领域,通过收购或参股方式布局。
业内人士分析,资本关注的不仅是利润潜力,更是“绿色转型”的战略价值。生物制剂被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不仅能减少化学残留,也契合全球碳减排目标。
这一趋势在南美、亚太等新兴市场尤为显著。随着气候变化对传统农业投入品的限制日益严格,生物制剂有望从“有益补充”进阶为“主流解决方案”。行业内初创公司在创新成分与技术开发上,正涌现出大量机遇。
智种评论
当化学防治走到瓶颈,生物制剂正在成为新的“武器系统”。从Corteva的Goltrevo™到全球资本的集中布局,一个新的产业周期正在开启。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领先企业也在加速布局生物制剂领域。例如,慕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全球规模最大、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种库和基因元件库,提出了自有的解决方案。通过施用慕恩的全程微生物解决方案,玉米亩产高达1,271.5公斤,相比常规处理提高了14.35%,实现了显著的产量提升。
然而,要让生物防治真正从论文走向田间,从概念变为习惯,行业仍需攻克3件事:
更清晰的产品定位:明确告知农户“何时用、怎么用、能达到什么效果”;
更友好的使用指南:将复杂技术转化为简单、可操作的田间步骤;
更务实的价格策略:让生物制剂的“绿色价值”具有看得见的经济吸引力。
未来10年,谁能让生物制剂“像化学药那样稳定可靠”,同时又“比化学药更绿色安全”,谁就将主导全球作物保护的新格局。
生物防治,不只是一次农药的替换,而是一场农业产业的深度技术跃迁。
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Goltrevo™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变革——正在全球的每一块农田里悄然发酵。如同生物制剂领域资深先驱帕姆·马龙所建议的那样,未来的战略可能不再只是集中谈论杀虫剂的危害,而是更多聚焦于生物制剂所带来的多重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