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杂草抗性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拜耳公司近日宣布推出30多年来首个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除草剂——icafolin-methyl。这一突破性产品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除草剂研发的重大进展,更揭示了未来农业投入品发展的新方向。
1 产品定位
拜耳作物科学部门的Volker Kuehnhold博士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icafolin-methyl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农民最初使用草甘膦时的控制效果,真正补充草甘膦的功效”。他强调:“它不是草甘膦的替代品,而是草甘膦的完善品。”
这种定位反映了拜耳对当前农业现状的深刻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icafolin将与草甘膦在喷雾器中混合使用。此外,拜耳还在研究精准施用的新模式:先大面积喷洒草甘膦,随后使用靶向施药设备对存活杂草点施icafolin。虽然这种方法目前尚未上市,但很可能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需要新的除草剂作用机制?Jens Ackerstaff博士坦言:“控制杂草正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Kuehnhold博士进一步解释:“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日益严峻的抗性挑战。这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巴西和美国,因为这危及了免耕系统的实施。而免耕系统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对农民来说也非常高效。”
因此,icafolin的主要焦点是恢复农民最初使用草甘膦时的控制效果,真正补充草甘膦的功效。
图1 Icafolin的结构式
2 自然总会取胜,但可智慧应对
Icafolin的作用机制与传统除草剂有显著不同。Kuehnhold描述道:“杂草被冻结了。”与草甘膦或草铵膦处理后杂草在几天内枯萎消失不同,icafolin处理的植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绿色,并留在田间。
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需要向农民解释:“这不是问题,因为植物实际上已经死亡。它们不再与作物竞争资源,但仍然立在田间,腐烂速度要慢得多。”
这种方法带来多种优势:首先,残留的杂草充当覆盖层,防止其他杂草重新萌发;其次,这种覆盖层可能防止因雨水或风造成的土壤侵蚀,甚至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这与免耕或减耕方法结合,完美契合拜耳推进再生农业技术的战略。
面对“icafolin是否会像草甘膦一样最终产生抗性”的疑问,Kuehnhold坦承:“自然总会取胜。”但他补充道,草甘膦作为几十年来的除草剂策略基石,其高效性也延缓了对其他分子的抗性发展。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些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杂草对其他作用机制的抗性发展更快。这种抗性有点像大坝决堤,对其他分子造成更大压力。”
Ackerstaff强调:“你无法从杂草中设计出未来的抗性。但你可以制定良好的制度,明智地使用产品。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工具,以正确方式使用剩余的武器,防止抗性过快进化。”
在安全性方面,拜耳表示,icafolin不仅针对功效进行了优化,还满足了现代作物保护产品的所有其他标准,包括当今的监管标准。目前已在欧盟、巴西、美国和加拿大提交注册申请,审批进度快于预期,预计2028年首先在巴西推出。
3 除草剂新范式
随着杂草抗性问题在中国日益突出,单纯的除草剂销售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创业者可开发包含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的轮换使用方案,结合精准施药技术,为农户提供综合抗性管理服务。这种“产品+服务”的模式具有更高的客户粘性和利润空间。
拜耳提到的“先大面积喷洒后靶向点施”模式,揭示了精准农业在植保领域的具体应用。创业者可开发适用于中国农田条件的精准施药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农户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特别是针对果园、茶园等高价值经济作物,精准施药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Icafolin形成的覆盖层有助于保护土壤,这与再生农业理念相符。中国正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可研发具有土壤保护功能的绿色除草产品,或开发生物源除草剂,满足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的特殊需求。
建立区域性的杂草抗性监测网络,为农户提供抗性检测和防治建议服务。这种基于数据的服务模式可以与除草剂销售相结合,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
拜耳icafolin-methyl的推出,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不再追求单一产品的全面替代,而是注重与现有产品的协同增效;不仅关注除草效果,更考虑对土壤健康和农业系统的影响。
在农业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防治效果、环境影响和经济可行性,将是所有从业者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