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发集团”)通过网络方式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李国璋、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王琛、独立董事崔大桥、董事会秘书鲍伯颖参加会议,并回答了相关问题。
问1:关于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有如下问题需要向贵司提问,提前通会:
(1)公司上半年农药和有机硅板块的毛利率大概是多少?全年大概会维持在一个什么水平?
(2)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大概是多少的水平?下半年是否会保持此水平增长或者提高研发支出水平?
(3)上半年国内复合肥的需求如何?硫磺和黄磷的价格还有提升空间吗?展望下半年,公司肥料产品需求是否会持续得到提振?以及磷酸二铵现在海外价格较高,下半年出口政策是否会放松带来出口增量?
(4)草甘膦/有机硅每上涨1,000元/吨,预计给公司带来多少的利润?草甘膦和有机硅的海外需求下半年如何?有机硅下半年行业是否可能会引导或形成降低开工率的共识?
(5)公司磷酸铁锂的研发进展如何?在应用端目前落地了哪些计划?有哪些实际订单?黑磷板块的下游商业化需求支点爆发预计还需要多长时间?
(6)收购的桥沟矿业带来新增磷矿储量1.85亿吨,整合后公司总权益储量增至约5.8亿吨。2026年开始贡献产量,新增权益产能50万~60万吨,此增量预计带来多少的年化利润量?会否会维持当前矿石毛利率的较好水平?
答:(1)公司上半年农药板块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草甘膦系列产品上半年销售价格较低所致;三季度以来平均销售价格已显著回升,预计下半年盈利能力环比明显修复。有机硅板块当前仍处于过剩产能消化阶段,整体盈利能力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但行业需求增速较快且短期内暂无新增单体产能,预计明年毛利率将有修复。
(2)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0%。预计下半年研发强度将保持同等水平并重点围绕特种化学品发力,持续培育高附加值新品种,巩固长期竞争力。
(3)上半年国内复合肥需求稳中有升,下半年,受秋肥、冬储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预计国内肥料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当前国内磷肥出口严格执行配额制。
(4)若仅考虑产能及价格因素,草甘膦价格每上涨1,000 元/吨,预计能为公司增加约2亿元/年利润;有机硅价格每上涨1,000元/吨,预计能为公司增加约3亿元/年利润。当前市场草甘膦库存处于低位,公司订单充足,行业供货紧张,预计下半年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有机硅系列产品基于其优良的产品性能,在新能源、电子等领域均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预计其海外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5)公司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三代半铁锂已完成产线工艺调试及批稳生产,具备量产条件,并与部分头部电芯客户完成不同程度对接;四代铁锂已完成中试工艺开发,压实密度等综合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具备产线调试能力。当前黑磷生产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在锂电负极、催化剂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何时能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存在不确定性。
(6)截至目前,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3.95亿吨,磷矿石设计产能为585万吨/年,同时拥有处于探矿和探转采阶段的磷矿资源约4.10亿吨(折权益),收购桥沟磷矿将新增权益产能200万吨/年。磷矿石新增产量更多是满足新能源材料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从市场情况来看,磷矿石市场流通量偏低,供需关系偏紧。部分企业虽有在建、筹建新产能,但受安全环保监管以及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等政策影响,新增磷矿将更加有序受控,加之中小型磷矿的持续退出和资源集中度提升,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磷矿石供需关系将继续维持相对稳定的紧平衡状态,毛利率水平也或将保持相对稳定。
问2:请问最新的股东人数是多少?
答: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股东总户数48,952户。
问3:请李董事长介绍一下公司新产品开发情况?
答:公司重点围绕特种化学品板块培育高附加值产品,今年以来陆续投产了5,000吨/年磷化剂、3,000吨/年乙硫醇、100万米/年有机硅皮革、15万平方米/年有机硅泡棉,目前市场开拓情况良好,符合预期。当前,公司在建2万吨/年数据储存元器件专用次磷酸钠、3.5万吨/年磷系阻燃剂、1万吨/年润滑油级五硫化二磷等产品,上述项目投产后,预计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问4:公司海外业务有何规划?
答:公司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在巴西、美国、德国、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加纳等地设立营销平台,同陶氏化学、联合利华、英特尔、SK海力士、可口可乐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网络遍布131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印度尼西亚布局生产基地,产业国际化加快推进。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海外平台,重点推动农化板块国际化加快发展。
问5:公司未来在上游资源获取上有何目标?
答:未来,公司主要聚焦于优质磷矿、硅矿等资源的获取,以增强公司产业链的配套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问6:公司如何看待未来磷价格走势?湖北对磷矿厂家每年是否有限额?
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国内磷矿石总产量约为11,35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7.56%,新增产量更多是满足新能源材料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从市场情况来看,磷矿石市场流通量偏低,供需关系偏紧。部分企业虽有在建、筹建新产能,但受安全环保监管以及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等政策影响,新增磷矿将更加有序受控,加之中小型磷矿的持续退出和资源集中度提升,公司预计未来几年磷矿石供需关系将继续维持相对稳定的紧平衡状态,市场价格也或将保持相对稳定。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严格管控采矿权证、加大环保约束等形式控制磷矿开采总量。
问7:作为一个化工企业,公司每年投入接近于净利润的大额研发费用,请问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多少年?
答:公司研发项目均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为目的,依托持续大力的研发投入,公司相继培育了电子级磷酸、磷化剂等拳头产品,为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以及二级市场估值重塑提供有效支撑。同时,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研发体系不断健全,研发人员结构持续完善;后续研发投入预计将总体保持稳定,并不断加大研发成果转化力度,提升研发效益。
问8:请问公司今年的研发费用预计有多少?预计将来多少年后能够收回这些投资?
答: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为5.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0%,全年研发强度预计将保持稳定。依托持续研发投入,公司相继培育了电子级磷酸、磷化剂等拳头产品,为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以及二级市场估值重塑提供有效支撑,投资收回受到政策及市场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问9:财联社9月11日电,GGII发文称,随着国内储能行业温度持续高升,加之受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需求增长带动,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出货量将超1.3 TWh,带动上游磷酸盐正极材料市场出货超350万吨,实现同比双增长超45%。请问,今明两年磷酸铁和磷酸铁锂板块可以为公司贡献多少业绩?
答:新能源业务板块上半年收入3.5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约为3%。下半年随着磷酸铁锂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新能源板块收入及利润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为公司贡献新的增长动能。
问10:请问公司的远安吉星2万吨/年数据储存元器件专用次磷酸钠扩产技改项目进展如何?市场前景怎么样?
答:公司2万吨/年数据储存元器件专用次磷酸钠扩产技改项目预计下半年建成投产。该产品较工业级次磷酸钠附加值更高,销售价格差异明显,市场前景良好,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特种化学品板块利润。
问11:公司在投资者互动中称“公司当前磷矿石年开采总产能为585万吨/年,根据资源整合与开发规划,未来5年内有望实现产能倍增。”请问具体依据是什么?
答:公司高度重视磷矿资源争取工作,将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磷矿资源保障水平,夯实公司磷化工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基础:一是参股子公司湖北宜安联合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拥有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设计产能为400万吨/年,预计年内建成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控股子公司荆州市荆化矿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保康县尧治河桥沟矿业有限公司合计拥有磷矿探明储量4.77亿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探转采工作(其中,桥沟磷矿已取得200万吨/年采矿权证,已启动采矿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实现产能投放。三是公司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的远安兴华矿业有限公司拥有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保有推断资源量约1.56亿吨,预计年内完成探矿工作,力争明年取得采矿权证。四是积极推进公司兴山区域磷矿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规模化开采能力和绿色化开采水平。五是积极通过独自争取、联合争取以及并购重组等方式,争取更多优质磷矿资源。
问12:请问半年报中“5,000吨/年XF-A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是什么项目?主要应用?盈利前景?
答:XF-A作为公司磷化剂系列产品的一种,主要应用于铜矿、铜金矿、铅锌矿等矿石的浮选捕收,当前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处于产品放量阶段。随着上述矿产资源需求增长以及品位长期下降,后续XF-A产品需求有望保持良好增长。
问13:当前,全球草甘膦库存处于非常低的位置,草甘膦95%原药已经从2.2万元涨到2.8万元左右,请公司展望一下今年接下来的时间以及明年上半年草甘膦的市场需求、价格走势和利润影响?同时,请讲一讲公司在草甘膦产业链的成本和技术上有哪些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答:当前市场草甘膦库存处于低位,市场货源紧张,公司订单充足;加之草甘膦长期在周期底部运行,行业饱受亏损之苦,市场有价格修复需求,预计短期草甘膦价格稳中有升。公司通过多年发展,草甘膦系列产品在行业内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一是技术优势,公司持续投入专项资金,现已掌握先进的草甘膦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技术,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二是产业链优势,公司宜昌园区内草甘膦生产配套10万吨/年甘氨酸产能;该园区内有机硅装置副产的盐酸,也是草甘膦生产所需原料;同时公司拥有约17万吨/年黄磷产能,能够有效满足草甘膦生产需求。三是全球化优势,公司坚持以消费市场为导向,积极布局海外生产和营销基地,赋能公司草甘膦海外业务。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关注行业新变化,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问14:据国泰海通证券公司的研发报告,黑磷具有高容量与快速充电的综合优势,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拥有巨大前景,较高的锂化电位及锂扩散系数,减少了锂枝晶形成风险,可有效提升快充安全性,是优异的电池负极材料。同时,在阻燃、催化、医药、电子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潜力。贵公司在黑磷方面的布局已久,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成本下降程度和产业化进程?
答:当前黑磷生产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在锂电负极、催化剂等领域均取得新进展,黑磷基磷碳负极工艺已完成软包电池关键性能指标测试,目前正处于应用软包电芯性能优化阶段;黑磷改性流化床催化剂氢效显著提升,正联合国内大型家电企业开发黑磷-低温除臭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