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10余位专家开展专项调研,杀菌剂三氟吡啶胺防效优秀

 

       8月29日~9月1日,在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的统筹组织下和先正达公司的全程协办下,开展了“新型大豆镰孢根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控试验效果联合调查”工作。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及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的10余位全国植保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病害发生情况和发病特点,与当地农户和企业认真交流,探讨病害传播途径和有效防治方法。通过为期4天的联合专项调研,共同交流和总结了新型大豆镰孢根腐病的防控建议,协力为大豆生产中新发病害的精准有效防控献计献策。

10余位专家开展专项调研,杀菌剂三氟吡啶胺防效优秀

       专家团队从黑河市爱辉区出发,途经孙吴县、五大连池市、北安市,前往绥化海伦市,途经80余块大豆生产田,对9个代表性大豆地块进行了病情调查、种植环境分析和病样采集。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刘西莉教授在田间调研时,接受了黑龙江省电视台的现场采访,她结合实地观察,详细讲解了大豆镰孢根腐病的田间发病植株典型症状、分析了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黑龙江省发生态势和传播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大豆镰孢根腐病与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主要差异及辨识方法,着重强调了种子包衣处理对有效防控该病害的重要性,并结合团队近年来联合先正达公司在三氟吡啶胺防治镰刀菌病害方面的室内、温室和田间研究结果,以及先正达公司近两年使用潜力®(三氟吡啶胺)包衣大豆种子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田间试验示范效果,推荐了防治镰刀菌病害的重要杀菌剂有效成分,并提出采用潜力®和亮盾®桶混后进行大豆种子包衣的策略,有望兼治大豆疫病和镰刀菌根腐病。

10余位专家开展专项调研,杀菌剂三氟吡啶胺防效优秀

       新型杀菌剂三氟吡啶胺为SDHI类杀菌剂,对镰刀菌病害和线虫病害高效。2019年先正达Saltro杀菌剂(含有效成分三氟吡啶胺)获得美国环保署(EPA)批准,并于2020年生长季上市。2019年11月14日,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刘西莉教授团队签订了关于新型杀菌剂三氟吡啶胺的共同研究与开发合作协议,围绕新型杀菌剂三氟吡啶胺防治镰刀菌病害的作用机制,抗性机制以及在粮油作物种子处理中的应用技术和效果开展了大量研究,相关研究结果为该药剂在我国登记用于小麦茎基腐病和水稻恶苗病等重要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正在对该产品进行扩作研究,以期通过大豆种子包衣处理防治大豆根腐病并兼治大豆胞囊线虫。

       刘西莉教授团队长期围绕我国主要粮油、经济和蔬菜作物开展了种子包衣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近年来,针对我国重发或新发植物病害,如小麦茎基腐病和大豆疫霉根腐病等,团队系统开展了病原菌鉴定、病害发生特点研究、高效新药剂筛选、种子处理防病机理解析和种子处理新剂型开发等研究工作,积累了多项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此次调研,团队两位教授刘西莉、刘鹏飞从不同大豆病田采集了大量发病植物样本,9月2日回到实验室后第一时间指导研究生开展病样分离和鉴定工作。后续团队将进一步针对主要分离物开展柯赫氏法则试验,明确优势病原菌并开展药剂筛选和杀菌剂复配增效研究,相关工作将为我国大豆种植区新型镰孢根腐病的科学防控提供重要参考和关键技术支撑,切实为我国油料作物的稳产增产保驾护航。

关于作者: 大农化

立足农业 服务农民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