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第39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简称“中国植保双交会”)将于11月21~23日在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

       11月20日下午,中国植保双交会组委会在江西前湖迎宾馆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展会筹备和布展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出席此次新闻通气会的领导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鄂文弟、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文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江西省植保植检站负责人陈剑刚。

       参加新闻通气会的媒体有:人民网、新华网、农民日报、农资导报、农药资讯网、《农药市场信息》传媒、农资与市场及江西省有关媒体等30余家新闻单位。

       新闻通气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鄂文弟主持,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文新通报了中国植保双交会的筹备情况。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鄂文弟

       中国植保双交会是我国植保系统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最广的国家5A级农业专业展会,已成为农药械行业发展“风向标”、植保系统创新“指南针”和农资产品供需对接的“大平台”,在农化行业、植保机械领域享有崇高声誉。

       展会自1985年举办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38届。今年是第39届,本届展会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为主题,恰逢我国确立“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植保方针整整50周年(1975—2025年),办好本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意义重大,既承载着行业传承的深厚底蕴,更彰显着植保事业发展的崭新面貌。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黄文新

       目前,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展会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黄文新主任从招商招展、筹备布展、活动安排、服务保障以及信息宣传等5个方面介绍了展会情况。

       第一,展会招商圆满完成。组委会秉持“开放办会、市场主导、服务产业”的理念,多渠道、多维度开展招商工作。国内外农化企业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截至目前,规划展位已全部售罄,招展工作已圆满完成。本届展会启用了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13个展馆,展览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报名参展企业近1,000家,以国内外大型农药集团、智慧植保领军企业、创新型绿色农化企业为主体,涵盖农药、药械、智慧植保、生物农药、绿色防控等农化行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双交会的行业引领力。

       第二,布展工作全面到位。本届展会精心规划设立了五大核心展区,大型农药集团品牌展区、智慧植保展区、创新农药展区、生物农药展区和植保行业发展成就展区。突出各领域产品特色,覆盖农药植保全产业链,全面展示植保行业的发展全貌和发展成效。截至目前,所有展区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参展单位产品均已就位。

       第三,各项活动有序推进。展会期间,组委会将打造多元化、高层次的活动体系,“以会促产、以展兴农”,全方位赋能植保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主题活动与信息发布。11月21日上午,将举行本届双交会主题活动和信息发布,邀请院士剖析绿色农药最新发展方向,发布202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概况和新技术产品,预测2026年病虫害发生趋势及农药械市场需求,解读最新农药政策等权威信息,联合行业协会倡导农药科学安全使用,为企业产品布局、战略调整提供指导。二是集中展览。11月21~23日,将举办农药原药、农药中间体、农药制剂、植保机械、绿色防控产品、智能监测设备等产品展览,向社会各界集中展示植保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十四·五”植保成果等。三是技术交流。举办全国植保植检站长会、植保信息暨农药械推广网培训班、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培训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交流农药械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新产品新技术。四是渠道对接。展会期间,将组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与农药企业对接活动、生物农药“三进”对接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双方在产品需求、技术标准、服务模式等方面深入交流。同时,还将举办全国农业高校毕业生与植保农化企业对接活动,为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多元选择,也为植保农化企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推动农业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第四,服务保障全力优化。组委会以打造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一流展会环境为目标,全方位优化服务保障体系。一是预约登记观展。目前,已有65,000名观众通过线上渠道完成预约登记,预计观展人数将突破10万人。二是优化现场服务。展馆现场将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参展观众可扫码登记入场,大幅简化入场流程,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同时还将设置专业咨询服务台,并专门配备志愿者。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对展馆内外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精心布置,馆内设置了休息区、洽谈区、餐饮区等功能空间,场馆周边专门划定客运、货运停车区,专区专用,着力为观众和参展商提供舒适、便捷的参展条件。四是强化安全保障。协调南昌市公安、交通、消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制定周密的安保和应急预案,确保展会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第五,宣传引导持续深入。组委会以创新驱动宣传升级,以多元手段拓展传播广度与深度,全力提升展会品牌影响力与公众参与热情。一是精准邀约推送。依托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构建专业观众精准邀约体系,实现展会信息与目标受众的“点对点”高效触达,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二是构建传播矩阵。组委会携手主流行业媒体、专业网站以及新兴的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站专栏深度解读+公众号精准推送+短视频立体呈现”的传播格局,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声势,广泛传播展会资讯信息。三是深化平台应用。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构建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枢纽,通过引导专业观众线上领票、查询信息以及做好日程管理等数字化服务,全面提升观众参与体验和管理效能,着力扩大展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 张帅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江西省植保植检站负责人 陈剑刚

       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副处长张帅、江西省植保植检站负责人陈剑刚还就媒体记者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张帅表示,与往届相比,本届展会在优化展位布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倡导绿色搭建等3方面的创新举措尤为显著。

       在优化展位布局方面,本届展会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均衡和高效的交流空间,不仅科学规划了大型展位面积(172平、168平、72平),防止参展企业互相攀比,还通过精细化的展区设置,深度聚焦展示内容、有效提高洽谈效率,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精准对接与合作交流。这一布局优化,既保证了展示总面积、又能畅通观展通道,提升了观展的便捷性与体验感。

       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首次设立科研院校农业科技成果展区。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本届展会首次设置科研院校农业科技成果专区,通过“成果展示+路演对接”的形式,展示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搭建成果转化桥梁、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目前已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科院等10余家科研院校入驻,展示内容涵盖新型农药、绿色防控、航空植保、智能装备等领域,展示面积超150平方米。后续,组委会还将建立常态化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倡导绿色搭建方面,组委会建议参展企业积极使用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环保材料进行展台搭建,严格杜绝过度装饰、奢华装展等浪费行为。为推广这一理念,组委会还特别设立了“绿色环保搭建展区”,通过选用“可循环+低排放”的环保建材,设置“低能耗+真实感”的灯光与实景,为参展企业打造了可学习、可借鉴、可实施的样板。

       以上举措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本届展会“重内涵、促实效、向绿色”的崭新面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与会各方能更专注于技术、产品与信息的交流,让中国植保双交会在服务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持续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第39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关于作者: 大农化

立足农业 服务农民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