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距离2025/2026年广西糖料蔗榨季开榨已进入倒计时,甘蔗机械化收获作为保障糖料蔗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其作业安全直接关系到榨季生产秩序与机手生命财产安全。为深入落实《加快提升糖料蔗机械化收获水平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切实筑牢甘蔗机收安全防线,近日,广西农机中心、柳州市农机中心联合柳州市思源农机合作社,开展榨前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暨技术指导专项活动,为即将启动的甘蔗机收作业“保驾护航”。
思源合作社作为柳州地区颇具规模的农机服务主体,深耕甘蔗机械化作业领域多年,拥有甘蔗联合收获机8台、大中型拖拉机20台、各类配套农机具50台套,常年聘用专业机手近30人,年农机作业面积超2万亩,在当地糖料蔗机械化生产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随着榨季临近,合作社各类农机具已逐步进入作业准备阶段,此次专项活动的开展,恰好精准对接了合作社在农机维修保养、机手安全操作能力提升方面的迫切需求。
活动现场,广西农机中心、柳州市农机中心工作人员与思源合作社技术骨干首先聚焦农机具“健康状况”开展专项排查。针对甘蔗联合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等核心作业机械,逐台检查、逐项核对,重点对农机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信号装置以及甘蔗收获机的切割装置、输送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细致检修。同时,广西农机中心、柳州市农机中心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合作社维修人员开展农机保养作业,从发动机机油更换、空气滤芯清理到液压系统调试、传动部件润滑,每一个环节都耐心讲解操作要点,帮助维修人员精准掌握农机保养核心技术,确保每一台作业农机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榨季生产。
“甘蔗联合收获机作业时,机身周围3米内属于危险区域,严禁人员靠近;作业前必须检查切割刀具是否锋利、紧固,避免作业中出现刀具脱落……”在安全知识宣讲环节,广西农机中心安监部专家结合广西甘蔗机收作业实际,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形式,向20余名机手系统讲解了甘蔗联合收获机、拖拉机等农机的安全操作规范。专家重点围绕榨季作业中常见的农机碰撞、机械伤人、农机失火等安全隐患,结合近年来广西各地发生的农机安全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与防范要点,让机手们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随后,活动组织全体机手集中观看《甘蔗联合收获机安全操作常识》系列安全教学视频。该系列视频由广西农机中心联合相关企业精心制作,分为“作业前检查”“作业中规范”“作业后要求”3个篇章,以直观的画面、通俗的语言,详细演示了甘蔗联合收获机、甘蔗割铺机、甘蔗割堆机从作业准备到作业结束的全流程安全操作细节,涵盖了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作业技巧、突发故障应急处置方法等内容。机手们聚精会神观看,不时拿出手机记录视频中的关键要点,部分机手还在视频播放结束后主动交流讨论,分享自身作业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全操作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柳州市农机中心派出的专家则针对柳州地区山地、丘陵较多的地形特点,为机手们量身定制了“山地甘蔗机收安全操作指南”。专家指出,柳州部分甘蔗种植区域坡度较大,农机作业时易出现侧翻风险,因此在作业前必须勘察作业地块地形,合理规划作业路线,避免在陡坡区域强行作业;同时,作业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遇雨天路面湿滑时,应暂停作业,防止农机打滑引发安全事故。
思源合作社负责人在活动总结中强调,农机安全是合作社发展的“生命线”,每一位机手都要将此次活动学到的安全知识与操作技能落到实处。合作社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榨季农机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实行“农机作业前检查、作业中巡查、作业后保养”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定期组织机手开展安全知识复训,确保每一位机手都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坚决杜绝违章作业行为,全力保障榨季甘蔗机收作业安全有序推进。
广西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和柳州市联合合作社开展专项活动,是落实糖料蔗机械化收获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广西农机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全区范围内持续推进榨前农机安全宣教与技术指导工作,聚焦各地甘蔗主产区农机服务主体需求,通过“下沉式”指导、“常态化”宣教,不断提升农机手安全操作能力与农机服务主体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将《加快提升糖料蔗机械化收获水平三年行动方案》中的安全保障要求落到实处,为广西糖料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农机安全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