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业百科

开鲁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开展机收减损监测工作

  秋收时节,为确保每一粒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开鲁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积极响应国家节粮减损号召,自9月29日起,全面启动机收减损监测行动。此次行动以“精测细管、降损增效”为目标,深入全县十二个镇场田间地头,构建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监测体系,为粮食收获环节装上“安全锁”。
 
开鲁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开展机收减损监测工作
开鲁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开展机收减损监测工作
  工作人员奔赴各镇场,每个镇场随机抽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每个点位再细分五个采样单元。这种立体化的监测布局,既保证了样本的广泛性,又兼顾了不同地块、不同种植条件的多样性。在监测现场,技术人员一边向土地经营者和农机手普及机收减损关键技术,讲解调整割台高度、优化行驶速度等实用技巧,一边详细登记机车型号、机手信息及作物品种等基础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完整档案。
 
开鲁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开展机收减损监测工作
  当联合收割机完成作业后,监测团队立即在其作业区域内开展损失率测定。工作人员俯身于金黄的秸秆间,仔细拾取散落的玉米籽粒,通过称重、计算等严谨工序,精准测算出每个采样点的损失率。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机械作业质量的量化评估,更是对“汗水浇灌的果实不容浪费”理念的生动实践。许多参与其中的农户感慨:“以前觉得掉几粒粮不算啥,现在才知道这些‘漏网之鱼’积少成多,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通过将技术指导贯穿于监测全过程,有效提升了农机手的操作规范意识和农民群众的节粮意识。此次机收减损监测工作,既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农业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下一步,我站将持续深化监测成果转化,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通过举办培训班、发布操作指南等方式,让减损技术成为广大农机手的自觉行动,切实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粮食成果,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基层力量。

关于作者: 大农化

立足农业 服务农民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