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率专家团队赴江苏省泗洪县“水稻丰产优质高效协同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推广”项目基地开展实地调研,重点分析持续高温天气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并现场指导田间管理工作。
调研期间,张洪程院士深入企业;走进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水稻生长情况。针对当前持续高温天气,他指出:”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在水稻抽穗扬花期,连续35℃以上高温会导致花粉活性下降、授粉受阻,直接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在项目基地,张洪程院士详细询问了机械化栽培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对项目采用的“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高产栽培模式给予肯定。他特别强调,在高温条件下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水分管理,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降低田间温度;二是合理施用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性;三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重点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等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害。
项目负责人介绍,基地通过集成应用钵苗机插、肥床旱育、无公害化病虫害防治等机械化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水稻抗逆能力。尽管今年遭遇持续高温天气,但通过科学调控,目前水稻长势良好,预计平均亩产可达75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有望突破850公斤。
张洪程院士对该项目取得的成效表示认可,他指出:"水稻生产要实现优质、高效、绿色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机械化与智能化并重。此次调研为泗洪水稻抗热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基地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专家意见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确保水稻丰产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