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切实加强大豆虫害防控工作

 

       受8月中旬以来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影响,烟粉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在我省大豆上发生为害呈加重趋势。当前,大豆已进入结荚至鼓粒期,是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各地要加强监测调查,准确掌握虫情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组织科学开展防控,保障大豆生产安全。

1  当前发生情况

       (1)烟粉虱。当前我省烟粉虱偏重发生,全省平均百株虫量223.5头,淮北、沿海局部大发生。其中,滨海县系统调查,虫田率100%,有虫株率平均97.20%,百株虫量平均1,679.79头,是2024年同期的3.69倍。睢宁烟粉虱见虫田率96.55%,局部重发田块百株虫量4,000头。预计虫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2)甜菜夜蛾。在我省大豆种植区普遍发生,全省平均百株虫量1.4头。其中,新沂平均百株虫量4.2头,局部重发田块百株虫量达97头。阜宁智能性诱监测,8月中下旬出现成虫高峰,平均每日性诱13.6头/台,25日出现危害高峰,峰期虫量12.3头/百株,发生程度重于往年。

       (3)斜纹夜蛾。沿海部分地区偏重发生,东台系统调查,虫田率5.4%,平均百株虫量6.6头,虫量居4年来第1位。启东性诱监测,8月中旬出现蛾量高峰,平均诱蛾量270.7头/台,8月下旬,仍维持较高蛾量,平均诱蛾达184.3头/台。

2  防治技术意见

       坚持综合施策、科学用药的原则,综合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及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为害。

       (1)防治烟粉虱,及时清除田边、路边和沟边杂草,降低虫口基数;可选用高氯·吡虫啉、噻虫·高氯氟、联苯·氟啶虫酰胺等,或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喷雾。在烟粉虱发生核心区域,由外围向内围歼,对区域内所有农作物、园艺作物全面喷药防治,尤其要注意对大豆叶片背面喷药,迅速压低虫口密度,遏制烟粉虱暴发和扩散势头。

       (2)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有条件地区可在田间安装害虫性诱捕器或迷向装置,诱杀成虫,干扰交配,降低田间落卵量。掌握在害虫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虫盛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可结合使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虫量大时需间隔5~7天再防治1次,同时兼治大豆食心虫、大豆造桥虫等害虫。

       (3)大豆登记用药品种有限,注意科学选用药剂,合理轮换用药;在重大病虫防治过程中,可同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实现“一喷多促”防病、防虫、提质、增产的效果。高温期间做好人身防护,提倡早晚用药,无人机飞防注意遵循操作规范,避免误伤邻近田块,安全用药。

关于作者: 大农化

立足农业 服务农民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