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环保投入增加、突发事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多家农药企业密集宣布上调农药价格。草甘膦、氟草烟等多个农药品种迎来涨价潮。
7月25日,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发布精异丙甲草胺调价通知函。此前,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上调氟草烟原药价格,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上调百草枯母药及其制剂价格,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上调旗下核心除草剂氟草烟系列产品价格,全球最大的代森锰锌生产商UPL也发布了产品调价函。上调价格幅度集中于5%~15%区间。此外,今年以来,宁夏泰益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安徽辉隆瑞美福农化集团有限公司连发调价函,而利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红太阳等已不是第一次宣布上调产品价格。本轮调价的主角是阿维菌素、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烯草酮、氯虫苯甲酰胺、百菌清、氯氰菊酯、草甘膦等主流热门农药品种。
分析原因来看,由于“三磷”治理、环保督察、能耗管控、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以及节能降碳等政策频出,黄磷在产能、能耗等方面受到严格限制。而磷矿石作为许多农药产品的原材料,其市场价格呈震荡走势。在需求端,随着氟草烟在小麦、水稻、甘蔗及非耕地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成熟,该除草剂在国内年需求总量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2031年有望达到4,000吨。此外,我国草甘膦90%以上用于出口,规模约为3,000吨,也相当可观。目前,草甘膦原药价格为2.7万元/吨,年内涨幅超过11%。强劲的需求也给了企业涨价的底气。
受此轮涨价潮影响,多家企业纷纷对上半年业绩发出预增公告。“受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以及降本增效取得成效所致,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上涨,部分同行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也相对较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药行业中部分产品的供需状况有所改善,行业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增多,但众多农药产品的竞争形势依然严峻,价格仍处于低位。”利尔化学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刘军、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靳永恒在接待多家投资机构的调研时说。
业内人士也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和环保投入增加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将对农药企业成本持续构成压力。如果企业无法通过内部消化这些压力来进一步降低成本,涨价可能成为必然选择。加之“一证一品”政策深化与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催化,2025年中国农药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登记资源“抢位赛”。登记证已不仅仅是合规标签,也会成为决定产品的“战略武器”。中金公司、国海证券等证券公司认为,农药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修复,并看好农药行业盈利改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