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光股份”)的业务范围包括化学农药制造和化学肥料制造,公司主要从事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的农药制剂和高端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国内较早进入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业的企业,公司在长期的应用推广中坚持调节剂、调控技术、调控方案的“三调”定位,聚焦调节剂、水溶性肥料、园林养护品等优势品类,坚持突出技术服务的核心作用,已逐步形成了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强势品牌。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四川简阳、重庆永川、山西绛县、河南鹤壁、河南安阳5个产品生产基地,有国光农资、国光园林、依尔双丰、浩之大、依尔全丰五大营销业务板块。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在终端推广上,坚持“三调”定位,进一步推动“销售+产品+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方案营销工作,坚持突出技术服务的核心作用,坚持以作物为对象的作物调控技术方案和作物种植管理全程解决方案的推广,无论是大田作物的方案营销还是果类作物的方案营销都有新突破,促进了产品销售。
2025年8月8日,国光股份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根据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8,836,327.91元,同比增长7.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530,454.99元,同比增长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6,713,885.96元,同比增长6.15%。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较2024年同期均实现了增长,产品利润空间扩大,一方面是公司产品销量、特别是高毛利产品的销售量增加;另一方面,主要原料价格仍低于去年同期,也对公司业绩产生了正向影响。
表1 2025年上半年国光股份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计有330个农药产品登记证,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证150个(含1个仅限出口登记),132个肥料登记证。是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也是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制剂销售额最大的公司。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计取得了9个农药登记证,取得了11个肥料登记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为作物调控技术方案和作物种植管理全程解决方案提供了新产品。
近年来,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加强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推动了企业创新升级、加速了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了公司人才培养。
2024年底,公司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作物品质调控产业研究院”。在与南京农业大学开展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合作的基础上,2025年开展了进一步的合作,与其共建“南京农业大学-国光股份天然小分子农药产业研究院”。
公司的营销网络以县级经销商为主、营销工作下沉至广大乡镇乃至种植户,这种扁平化营销网络有利于覆盖更多的空白市场和空白作物。随着公司“国光”“双丰”“浩之大”“国光园林”以及“鹤壁全丰”五个品牌的不断拓展,公司的销售网络将更加有效,物流服务将更加高效。
拟委托实控人之子“出海”
国光股份(002749)8月7日下午披露,公司与关联方颜亚奇签署《代为培育协议》,委托颜亚奇按照市场原则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海外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为公司代为培育海外农药项目。颜亚奇系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颜昌绪之子。
公告显示,颜亚奇出生于1979年2月。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他曾担任国光股份总经理、副董事长;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其担任国光股份总经理、董事长。
2023年12月,国光股份公告称,颜亚奇提交书面报告,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总裁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等职务。今后,颜亚奇的工作重点将放在行业前沿科技的引进和研发、产业新兴项目的孵化和培育等方面。
目前,颜亚奇担任国光股份子公司四川国光农资执行董事、子公司鹤壁全丰生物科技董事。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国光商学院的校长。
按照规划,经国光股份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上述代为培育事项)后,颜亚奇将在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设立相关代培育主体。代培育标的成立后,即开展相关农药产品登记等市场准入工作。
双方约定,培育标的相关代为培育业务或资产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和风险由颜亚奇承担;颜亚奇代为培育及处置的收益,归其所有。上市公司不就相关培育事项向颜亚奇支付报酬或费用,也不承担培育风险。如代培育标的在条件成熟,即具备相关农药产品登记资质、满足上市公司治理要求、达到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后,上市公司与颜亚奇另行签署相关协议,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转让程序并确定转让价格。
对于上述举措,国光股份表示,公司拟开展海外市场拓展工作。但海外农药业务存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农药产品登记制度复杂且周期较长、不同国家或地区要求差异巨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存在系统性准入壁垒或隐性壁垒等多重挑战,导致海外农药业务前期投资较大、投资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投资风险较高,同时上市公司资金出境还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
“通过委托培育的方式,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前述风险并有效获取商业机会,避免公司与关联方构成潜在同业竞争,最大限度保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上市公司称。
2024年度,国光股份实现营收19.86亿元,其中外销收入为1,255.21万元。在年报中,公司表示积极支持海外客户在美国、俄罗斯、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完成公司核心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及制剂的登记工作14项,为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和公司优势产品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