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时讯

火力全开,“精准出击”破农药行业困局

 

       在农药行业积极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8月6~8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四届山东农药信息交流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行业内的众多专家、企业代表等,共同聚焦农药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山东是农业大省强省,将“藏粮于地”作为战略重点,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开昌在会上表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为主力军,践行精细化管理,实施“12385”举措,在多领域成果突出,推动产学研融合与成果转化。农药科技创新关乎生态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以改革发展安全为方针,研发新品种、开发新工艺,成效显著。当下,山东农药产业处于关键节点,面临保安全与保生态双重任务。刘开昌提出三点建议:共筑绿色农药创新联合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共育产业融合新生态,推动多链深度融合;共促安全发展建设,落实全链条责任,推广减量增效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

       会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张曰林介绍了山东农药产业特点,并提出发展建议。山东是农药生产使用大省,有四大显著特点:数量领先,山东省共有339家农药生产企业、超1万登记产品、750多亿元产值、近4万家经营单位,均居全国首位;产业集聚,14个主要产业园区相对集中;绿色发展,近年来涌现多个绿色产品,应用先进技术,入园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创新力增强,建成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创新平台,149家企业设研发机构,28家企业拥有新专利化合物,形成完整产业链,这些成果得益于多方努力。张曰林建议,未来,农药行业要以安全为前提、绿色为准则、创新为引擎、服务为导向,将安全理念贯穿各环节,探索全周期绿色发展,突破技术瓶颈,企业转型为服务商,实现减药增效,共同书写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副总农艺师刘绍仁深入剖析了我国农药登记政策变化及行业发展趋势。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农药登记特征明显:企业登记新农药积极性大增,境内企业申请量持续超境外企业,本土创新活力凸显;生物农药成新农药登记主力,涵盖生物化学、植物源、微生物农药(含现有菌种新菌株)等绿色品类,占比超七成;新化学农药登记门槛趋严,一次通过率低,体现行业对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双重把控。针对登记实践关键问题,刘绍仁强调,微生物农药不同菌株登记要细化技术标准,防同质化竞争;新农药研发要强化创新性、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衔接,从源头保障品质;加强与环保、植保等政策协同管理,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混配制剂登记,企业开发前期要严格对照政策,开展风险评估与技术预审,确保无缝衔接。他还提醒,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农药品种在保护期内登记产品少、企业参与度低的现象需关注,建议完善技术评价标准、优化登记流程,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推动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学民就农药制剂技术创新与产业智能化趋势发表见解。他指出,高效绿色始终是农药制剂研发的核心方向,而纳米技术作为突破性手段,正通过改善药物传递效率重塑行业格局。以三唑锡颗粒剂为例,其粒径从3微米优化至300纳米后,不仅显著提升了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效,更因耐雨水冲刷特性延长了持效期,展现了纳米载药体系与施药机具协同实现水田精准施药的巨大潜力。吴学民强调,未来农药产业将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通过构建生产与检测一体化的精准调控系统,推动研发、制造、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集成。这一进程中,自动化技术将贯穿产品研发各环节,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配方优化与工艺迭代,最终形成覆盖“原料—生产—应用”全周期的智能决策体系。他特别提到,纳米农药与智能装备的深度融合,或将成为破解传统农药利用率低、环境负荷高等痛点的关键路径,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对2025年上半年农药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生产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农药生产保持稳定且略有增长。1~6月,农药原药累计产量在6,000吨以上的农药品种共计41个,其中,除草剂21个、杀虫剂9个、杀菌剂1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1个,产量合计101.60万吨,同比增加12.06%,占1~6月全国原药累计总产量的78.16%。出口方面同样成绩亮眼,呈现出货物量和金额持续双增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出口农药货物量达224.12万吨,同比增长17.5%,折百后为112.09万吨,同比增长17.6%。出口金额为8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4.0%;折合人民币612.08亿元,同比增长15.3%。展望未来,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将为农药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不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对此,李钟华建议行业加强自律,避免无序竞争;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同时校准方向,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发展氛围,促进农药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农药行业协会秘书长、青岛瀚生集团副总裁褚维约表示,当前,我国农药行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保障粮食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需求迫切,同时面临国际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等挑战。近期,农业农村部修订发布多项农药管理文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出新要求。本届会议贯彻前瞻务实原则,专家们围绕政策解读、绿色农药研发等热点深入交流,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未来,农药企业需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积极研发新产品、全力突破关键技术;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智能化发展道路;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切实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此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会上,专家、领导与行业精英围绕行业热点展开全方位交流探讨,在思想的碰撞中凝聚智慧、达成共识。宝贵的交流成果为企业应对当下诸如产能过剩、国际竞争加剧等挑战,把握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等机遇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方向,更为行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把交流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自身岗位,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品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相信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农药行业定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稳步迈进,为农业强国梦的实现贡献坚实力量。

关于作者: 大农化

立足农业 服务农民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