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7点开的花是一种名为“夜来香”的花卉。夜来香,又名“夜香花”,因其傍晚开花,香气浓郁而得名。在我国,夜来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夜来香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一、形态特征
夜来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1米。茎直立,四棱形,带有红色斑点。叶对生,呈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钝锯齿。花单生于叶腋,呈漏斗状,直径约5厘米。花瓣5枚,乳白色,花筒较长。雄蕊5枚,雌蕊1枚。果实为蒴果,呈球形,直径约1厘米。种子多数,细小,黑色。
二、生长习性
夜来香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强。生长适温为18-28℃,夜间温度降低有利于开花。夜来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在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
三、观赏价值
夜来香的花朵在傍晚时分开放,花色洁白,花香浓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庭院、公园、花坛等地方种植,可以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此外,夜来香还具有较强的空气净化作用,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四、药用价值
夜来香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全草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民间常用夜来香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疮疖肿毒等病症。此外,夜来香的花朵还可以泡茶饮用,具有消炎、清热、解毒的作用。
五、栽培与繁殖
1. 栽培:夜来香的栽培方法简便。春季气温回升后,将种子播撒在预先准备好的土壤中,覆土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约2周后即可发芽。待幼苗长到5-6片叶时,进行移栽。
2. 繁殖:夜来香主要通过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扦插、分株等方法。种子繁殖在春季进行,扦插和分株则在秋季进行。
下午7点开的花是夜来香。夜来香作为一种观赏价值高、药用价值大的花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家庭养花中,种植夜来香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带来诸多益处。希望大家通过本文,对夜来香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