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黄瓜细菌性叶枯病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黄瓜枯萎病菌落特征)

时间:2025-03-21 10:30:37 编辑:147小编阅读: 0 当前位置:种植技术 > 蔬菜种植技术 >

黄瓜细菌性叶枯病是危害黄瓜生长的主要病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一、危害特点

1、症状

黄瓜细菌性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幼叶症状不明显,成长大叶片叶面黄化,出现畸形水浸状褪绿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或多角形褐斑,直径1-2毫米,周围有褪绿色晕圈,病叶背面在清晨或阴天 极易出现小段明脉,但无菌脓,别于细菌性角斑病。

该病菌除危害黄瓜外,还可侵染西瓜、甜瓜、西葫芦,症状与黄瓜相似。

2、病原

为油菜黄单胞菌黄瓜致病菌变种(黄瓜细菌斑点病黄单胞菌),属细菌。菌体杆状,单生、双生或链生,有荚膜。

二、发生特点

1、传播途径

①通过种子带菌传播,也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②从幼苗子叶或真叶水孔及伤口处侵入。叶片染病后,病菌在细胞内繁殖,而后进入维管束,传播蔓延。

2、发病规律

①植株表面结露时间越长,有利于病菌侵染蔓延,水?状病斑越多。

②病菌喜欢低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3℃~30℃,容易发病的温度为8℃~20℃,相对湿度95%以上。

③本病多在保护地发生,发病期在苗期至成株期,发病潜育期7-15天。

三、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瓜种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

2、药剂防治。发病初开始防治,可选用青枯灵、琥胶肥酸铜(DT)、琥乙磷铝(DTM)、可杀得、新植霉素、叶枯唑、噻菌酮防治,每隔7-10天防治一次,连防2-3次,注意交替用药。

以上就是黄瓜细菌性叶枯病的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更多作物种植栽培管理技术和肥料小知识小技巧请关注火爆农化招商网。

上一篇:黄瓜种植的施肥方法,这样施肥,省钱又高产(黄瓜如何施肥和浇水)

下一篇:黄瓜细菌性圆斑病有哪些预防和防治措施?(黄瓜圆斑病用什么药)

相关文章:

蔬菜种植技术本月排行

蔬菜种植技术精选

蔬菜种植技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