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油菜盛花期菌核病有哪些表现 如何防治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5-01-16 12:31:25 编辑:147小编阅读: 0 当前位置:农资百科 > 农药百科 >

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株发病率高达10%~30%,严重的达80%以上;病株一般减产10%~70%。油菜盛花期是菌核病发病的高发期,那么油菜盛花期菌核病有哪些表现呢?如何防治油菜的菌核病呢?

油菜盛花期菌核病有哪些表现

油菜菌核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结实期发生重。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茎部受害重。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边缘褐色,湿度大时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偶见黑色菌核,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病茎表皮开裂后,露出麻丝状纤维,茎易折断,致病部以上茎枝萎蔫枯死。叶片染病初呈不规则水浸状,后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黄褐色,外围暗青色,周缘浅黄色,病斑上有时轮纹明显,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病叶易穿孔。花瓣染病初呈水浸状,渐变为苍白色,后腐烂。角果染病初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变灰白色,种子瘪瘦,无光泽。

如何防治油菜菌核病

根据油菜菌核病发生为害特点,应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技术相结合才能控制其流行:

(1)实行稻油轮作或旱地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进行两年以上轮作可减少菌源。在油菜盛花前进行2至3次中耕培土,既可促进根系发育和防止倒伏,又可埋核,减轻病害。

(2)多雨地区推行窄厢深沟栽培法,利于春季沥水防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开好排水沟,使明水能排,暗水能降,雨停田干。保持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于油菜深扎根,一般排水沟宽深各为20厘米。

(3)选用抗、耐病品种。

(4)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10%盐水选种,汰除浮起来的病种子及小菌核,选好的种子晾干后播种。

(5)每年9月选好苗床,培育矮壮苗,适时换茬移栽,做到合理密植,杂交油菜667m2栽植10000~12000株。

(6)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配施磷、钾肥及硼锰等微量元素,防止开花结荚期徒长、倒伏或脱肥早衰,及时中耕或清沟培土,盛花期及时摘除黄叶、老叶,防止病菌蔓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发病。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补施磷钾肥。使油菜苗期健壮,苔期稳长,花期茎秆坚硬。

(7)药剂防治。稻油栽培区重点抓两次防治。一是子囊盘萌发盛期在稻茬油菜田四周田埂上喷药杀核萌发长出的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二是在3月上、中旬油菜盛花期油菜田选用38%恶霜菌酯水剂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1000倍液、倍乐溴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0%甲霜恶霉灵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也可用菜宝100ml对水15~20L,把油菜的根在药水中浸蘸一下后定植。提倡施用王肥200ml,与多菌灵盐酸盐600g混合加水60L,于初花末期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效达85%。

(8)生物防治。及时摘除老黄病叶,开花后期摘除下部老黄脚叶、病叶,少数生长过旺的田块,可提前到盛花期进行。用神奇不朽和盾壳霉和木霉效果较好,有希望推广。

菌核病对油菜的危害不可小觑,油菜在感染上菌核病农户应积极应对,防治菌核病对油菜造成的减产,另外,农户也要积极核病的发生,将病害及时扼杀。

上一篇:油菜白粉病的病原 油菜白粉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油菜白粉病发病条件)

下一篇:油菜绿色怎样才能高产 油菜绿色高产种植技(油菜绿肥,秸秆还田对甘薯有影响吗)

相关文章: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

农药百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