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农化 — 您身边的农业专家!

小麦抽穗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管理技术(小麦抽穗期多长时间)

时间:2024-12-25 13:26:50 编辑:147小编阅读: 0 当前位置:农资百科 > 农药百科 >

谷雨过后北方小麦进入抽穗期,抽穗期是小麦生长关键的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量。那么,小麦抽穗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麦抽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1、弱苗要促壮

因为去年部分小麦播种较晚,加上一些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导致小麦长势不佳,弱苗较多,返青拔节期是弱苗转壮的好时机,相信有不少农民朋友春节前后已经追施了返青肥,这会对小麦长势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果进入拔节抽穗期,小麦长势较弱,且前期没有追施返青肥的,要在拔节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可每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如果前期追施过返青肥施,小麦仍然长势不好,可每亩再追施尿素5-8公斤,或叶面喷施1%的尿素加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

2、防治病虫害

拔节期至抽穗期,是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的关键时期。

小麦茎基腐病:可用戊唑醇、烯唑醇、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纹枯病:可用噻呋酰胺、三唑类、井冈霉素等杀菌剂喷施麦苗茎基部,每7~10天喷药一次,根据病情连喷2~3次。

条锈病、白粉病:可用戊唑·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复配剂,也可选用戊唑醇、已唑醇、丙环唑等单剂喷雾,兼治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赤霉病:坚持“见花打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遇到连续阴雨或连续结露、多雾天气,及时喷施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咪鲜胺、氰烯菌酯·己唑醇、唑醚·戊唑醇等,兼治锈病、白粉病。也可选用丙硫菌唑、咪鲜胺、氰烯菌酯等单剂穗部喷雾。间隔5~7天再喷药一次较好。

麦蜘蛛:可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防治。

麦蚜:可用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等药剂防治。

3、做好“一喷三防”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做好“一喷三防”能有效防治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及麦蚜等病虫害。“一喷三防”用药:杀菌剂可选戊唑·咪鲜胺、肟菌·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醇、已唑醇、烯唑醇、丙环·嘧菌酯等其中的任意一种,杀虫剂可选噻虫·高氯氟、噻虫胺、噻虫嗪、抗蚜威、联苯菊酯、吡虫啉等其中的任意一种,然后再加入磷酸二氢钾或者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兑水后均匀喷雾。

以上就是小麦抽穗期田间管理技术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农业资讯,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农业资讯。

上一篇:小麦抽穗扬花期容易产生哪些病害 如何防治(小麦抽穗期病虫害防治有哪些)

下一篇:小麦抽穗期有哪些病害 打什么药 打药时间表(小麦抽穗期什么时候打药合适)

相关文章:

农药百科本月排行

农药百科精选

农药百科推荐